2025年5月是第五个“民法典宣传月”。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国融汇通,推动民法典融入校园生活,营造浓厚的尊法、学法、守法、用法的良好氛围,烟台南山学院组织各二级学院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法典宣传活动,切实推动“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”走到师生身边、走进师生心里。
活动形式
(一)主题班会:深耕法治课堂
各二级学院以班级为单位开展“民法典与我们的生活”主题班会。辅导员结合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场景,围绕民法典的核心内容(如校园借贷、隐私保护、人格权纠纷等),通过案例讲解、情景模拟等方式,生动阐释民法典作为“社会生活百科全书”的实践意义。班会上设置“我问你答”互动环节,同学们积极提问“兼职被骗能否用民法典维权?”等贴近实际的问题,辅导员结合法条逐一解答,引导学生树立“遇事找法、解决问题用法”的法治思维。
(二)画布签名:强化法治承诺
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组织学生在宿舍开展“典亮生活,法护万家”画布签名活动:辅导员结合“借充电宝、共用洗衣机、保管物品”等宿舍场景讲解民法典,学生们用马克笔签名,部分添加法槌、书本图标或“民法护权益”等感悟,画布留存宿舍作日常法治提醒。
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同步开展特色活动:分发“民法典,伴飞青春每一步”定制手册(涵盖实习合同签订、器材借用等专业场景,以及快递信息保护、兼职薪资纠纷等通用条款解读),并组织学生手持手册在宿舍合影,记录“学民法、知民法”瞬间。
(三)专题座谈:聚焦师生需求
经济与管理学院组织教师代表、学生干部召开“民法典与校园治理”专题座谈会。会上,学院领导领学民法典中与教育领域相关的重点条款(如校园安全责任、教职工权益保障、学生人格权保护等),并结合学校实际案例分析民法典在解决校园矛盾中的应用路径。师生代表围绕“学生社团活动中的法律风险”“教师科研合作中的合同规范”等议题展开讨论。
活动成效国融汇通
(一)法治认知显著提升
通过多形式宣传,师生对“个人信息保护”“校园侵权责任”等与自身利益相关的民法典条款掌握度大幅提高,更清晰理解“法定权利”与“行为边界”的关系。
(二)法治氛围持续优化
校园内形成“谈民法、用民法”的良好风气,近期学生咨询法律问题的方式从“私下打听”转为主动查阅民法典或咨询辅导员;教师在处理学生矛盾、签订合作协议时,自觉对照民法典条款规范流程,推动校园治理向法治化、规范化迈进。
(三)队伍能力同步增强
参与活动的学生干部、辅导员通过系统学习,法律素养和调解能力显著提升,成为校园法治宣传的“主力军”;职能部门干部在座谈交流中强化了“依法决策、依法办事”意识,为后续将民法典融入学生管理、后勤服务等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本次民法典宣传月活动紧扣“民”字主题,通过贴近师生的宣传形式,让“纸面上的民法典”转化为“行动中的民法典”。下一步,学校将建立常态化宣传机制,持续推动民法典与校园生活深度融合,为建设法治校园注入更强劲的动力!
声明
本文来 源 于烟台南山学院。以 上图 文,贵在分享,版权 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,内容仅为作者观点,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立场。如涉及版权 等问题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。
本文编辑:小机灵儿
责任编辑:林美妮
山东教育发布 |
| | | |
投稿/新闻线索/爆料视频
一经采用将获得线索奖励
点推荐
龙辉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